帕金森病合并体位性低血压及卧位高血压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同时伴有体位性低血压(OH)及卧位高血压(SH)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心脑血管发病率及高危因素的特征,以及对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的影响。方法:入组PD合并OH患者198例,伴有SH 123例(SH组),不伴有SH 75例(无SH组)。记录所有入组患者临床信息、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各项运动及非运动症状临床量表的评估。进行卧立位试验及急性左旋多巴冲击试验,记录血压变化。比较2组间的基本临床信息,心脑血管疾病及风险因素,冲击试验服药前后血压的变化及量表评分。结果:伴有OH的PD患者中SH的发生率为62.1%。2组间年龄、性别、病程、左旋多巴等效剂量无明显差此网站异。与无SH组相比,SH组同型半胱氨酸略高(P<0.05),余各项心脑血管疾病高危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H组MDS-UPDRS III运动功能总分及姿势步态异常得分更高(P<0.05);SH组在服药前卧立位试验及急性左旋多巴冲击试验后收缩压下降最大差值较高(P<0.05),但出现临床显著OH的发生率较低(P<0.05);无SH的PD-OH患者出现临床显著OH的风险是有SH的PD-OH患者的近3倍(OR=2.991, P=0.002)。认知评估中,SH组的MMSE量表回忆能力子项、定向力子项、MGalunisertib小鼠oCA量表总分、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子项、定向力子项的评分均低于无SH组(均P<0.05),但2组间认知障碍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患者中合并OH及SH的发生率高,尚未发现PD-OH伴有SH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且SH对显著OH起到一定保护作用。PD-OH伴SH患者需半抑制浓度注意跌倒和痴呆风险。

miR-182-5p通过靶向调节KLF7抑制骨肉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目的:研究miR-182-5p对人骨肉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获悉更多作用。方法:用qRT-PCR检测法比较人骨肉瘤细胞系(U2OS、MG63、SAOS2)、人正常细胞和人成骨细胞(HFOB1.19)中miR-182-5p的表达水平。转染miRNA模拟物或抑制剂或模拟物+KLF7,以转染miR-182-5p表达的上调或下调。通过EDU、迁移分析和侵袭分析来检测细胞功能。双荧光素酶报告分析检测miR-182-5p与KLF7的关系,蛋白质印迹分析检测KLF7的表达。结果:miR-182-5p在骨肉瘤细胞系中被下调。miR-182-5p过表达抑制肿瘤生长、迁移和侵袭。随后的研究显示,KLF7是骨肉瘤细胞中miR-182-5p的直接和功能靶点。miR-182-5p通过调节K购买抑制剂LF7来抑制骨肉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结论:miR-1Selleck82-5p通过靶向调节KLF7而起到抑制骨肉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作用。

PET/CT结合血清CEA、VEGF诊断胃癌的价值

本文探讨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结合血清癌胚抗原(CE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诊断胃癌的价值。选取疑似胃癌患者108例,分析PET/CT诊断胃癌的价值,同时比较胃癌伴和不伴淋巴结转移患者血清CEA、VEselleck合成GF差异。108例疑似胃癌患者中,经病理学确诊胃癌69例;PET/CT诊断与病理结果Kappa值为0.764(P<0.05),一致性较好;胃癌伴淋巴结转移患者血清CEA和VEGF明显高于不伴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PET/CT结合血清CEA、VEGF诊断胃癌伴淋巴结转移的灵敏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00%和90.32%,什么高于PET/CT单独诊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T/CT诊断胃癌有较好的价值,CEA、VEGF诊断胃癌伴淋巴结转移有一定应用价值。

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法探究出生体重与乳腺癌的关系

目的 探究乳腺癌(breast cancer, BRCA)与出生体重是否存在关联。方法 利用来自于出生体重和乳腺Doramapimod癌及其亚型的大型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的汇总统计数据,将出生体重的总效应分解为胎儿和母亲两个成分,对样本进行连锁不平衡评分回归和孟德尔随机化分析(MR)。结果 连锁不平衡评分未发现出生体重和乳腺癌间共有遗传基础,但发现出生体重胎儿效应与携带BRCA1基因的乳腺癌呈正相关(r_g=0.122,P=0.013)。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未能确定出生体重和乳Torin 2分子量腺癌间因果关系(OR=0.99,95%CI:0.92~1.07,P=0.784selleck抑制剂),但出生体重与管腔B样乳腺癌(OR=1.25,95%CI:1.02~1.53,P=0.029)和携带BRCA1基因的乳腺癌(OR=1.17,95%CI:1.00~1.36,P=0.044)的患病风险呈正相关。结论 遗传多变性和母体宫内环境的长期影响,可能导致出生体重和乳腺癌某些亚型间有因果关系。

黄芪多糖辅治直肠癌同步放化疗所致急性放射性肠炎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黄芪多糖辅治直肠癌放化疗造成的急性放射性肠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月—2021年8月收治的急性放射性肠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灌肠治疗,观察组加用黄芪多糖静脉滴注,比较两组临床有效率、主要症状与直肠黏此网站膜评分、免疫与炎症指标。结果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86.05%)(P<0.05);观察组治疗后主要症状及直肠黏膜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_3~+、CD_4~+、CD_4~+/CD_8~+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CD_8~+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炎症指标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放射性肠炎患者接受黄芪多糖治疗能够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疗效,改善免疫与炎症反应可能是其发挥作用的重要机制。